查看原文
其他

“大白”用了一个半小时“变形”,在空地上搞出了一个医院……

2016-08-19 林颖 福建卫生报

一群人,在一个空地上,忙忙碌碌一个多小时后,居然搞出了一个医院?!


这个庞大的“变形金刚”就在咱们福建省立医院,全称为“福建紧急医学救援队移动方舱医院系统”。





今天上午,福建紧急医学救援队授旗仪式在福建省立医院南院(金山分院)举行,福建省立医院院长朱鹏立作为省立医院省级急紧医疗救援队总队长,从省卫生计生委林圣魁副主任手中接过队旗。





可以独立生存14天的“微”医院


今年5月底,移动方舱医院系统正式落户福建省立医院。


这个“巨无霸”车队由1台救援指挥车和7台越野型重型方舱车、6顶医疗帐篷构成,其中医疗车2台,后勤保障车辆5台。 


记者进入医疗车进行了实地探访。医疗车由医技保障车和手术车两辆组成,加上医疗帐篷内的检查室和病房区,完全就是一个“微缩”版医院。






在医技保障车内,数字移动X光机、心电监护仪、彩超和化验设备等可以对患者进行影像、检验、B超等必要的检查。而手术车内,麻醉机、监护仪、无影灯、空气净化器等设备一应俱全,可以实现手术区域1000级的净化,相当于一个三甲医院的手术室,危重伤员送入手术车就能进行紧急救命手术


有了移动方舱医院,伤员从灾难现场转运出来后,就能快速进入救援车内进行清创处理或手术治疗,待生命征稳定后,可以乘直升飞机送往后方医院去。





此外,这支车队的另一本领就是“孤岛求生”。自带的后勤保障系统可实现在通讯中断、水源阻断、电力缺失、物资匮乏且无后援支持保障状态下,救援队也可以独立生存14天。

救援人员每周两次演练


除了强大的硬件配备外,高素质的救援队伍也是这支救援队形成最终战斗力的有力保证。


正式落户后,医院紧急医疗救援队的队员们随即展开了多次演练。即便是在现在高温酷暑天气里,队员们仍然坚持每周两次的业务集训和现场演练。





每次演练得从早上8点坚持到下午3点,高温天里,在太阳底下忙活十分钟不到,很多医务人员的汗水都已湿透了后背。


为了完全模拟野外救援的情况,医务人员们穿着非常厚重的靴子,因为只有这样的靴子才适合在野外泥泞的地面行走,而且能防虫。不少医务人员穿上没多久,脚上就起泡了。尽管如此,医务人员们都没有叫苦叫累。


经过严格的训练后,救援队员们基本能在一个半个小时内完成方舱的“变形”,组建具有检伤分类、急诊门诊、观察病房、ICU以及医技检查、手术室在内的移动方舱医院。





“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展开整个移动方舱,目前国内没有几家医院能做得到,极大地提高了重大灾难现场的整体应急救援能力。”陈锋副院长说。


据悉,医学救援队伍现有医务人员61人,主要由多个科室的医护技术人员组成。抽调的人员都是百里挑一的科室主任和业务骨干,以保证救援队伍的高素质。


朱鹏立表示:“我们将在一两年内将这个救援队建设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救援队,未来,我们还希望能完成跨省的救援任务,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。”


从急诊队伍向“特种兵”跨越



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,朱鹏立曾参加过救援。“当时条件简陋,我们仅4个医疗帐篷,很多救治开展不了,让人感觉力不从心。”


要知道,在帐篷里开展救援是比较困难的事,遇到高温天,帐篷内三四十度的高温,手术很难顺利开展;天冷时,晚上睡帐篷,上面盖一层军大衣,下面垫一件,半夜一旦下雨,水就进来了。


相比于部队医疗救援队强大的组织和后勤保障队伍,朱鹏立觉得,建立一支装备高、素质良好的紧急救援队,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援来说是至关重要的。


从汶川回来后,朱鹏立就和卫计委相关人员协商,开始筹划着建立一支有后勤保障能力的移动方舱医疗救援队的事。


终于,这个“特种兵”诞生了。


新闻多看点:各辆车的功能





记者:林颖/文
见习记者:黄伟坤/图

福建卫生报原创

如需转载,请后台留言获取授权


目前100000+人已关注加入我们


福建卫生报 有用有趣长按,识别二维码,加关注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